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缝制设备制造行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时代

  如今,出现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最多的词汇,莫过于“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这些词汇关联最紧密的无疑是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以及企业的快速反应等方面,而信息技术下的产业模式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一环,缝制机械制造行业也毫不例外地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服务升级与智能升级
  中国服装产业一直保持着20%以上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与此同时,中国的服装行业也进入了一个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服装企业必须从‘不愁卖’的阶段逐步过渡进入一个‘缓增长’的时代,在‘缓增长’的背后,是服装行业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升。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无论是再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都迫切地需要在生产环节引入大量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有赖于我们的缝制设备制造企业的支撑与支持。”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茁谈道,“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服装企业希望缝制设备企业能在基础设备层次满足服装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满足服装企业减少工人、提高效率、单工位多功能的全面智能化需求,而不仅仅是为服装企业提供简单用于加工生产的‘单机’。”
  服装产业升级,基础设备先行,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杨晓京谈道:“《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经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以人为本。规划明确提出,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这无疑为缝制设备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杨晓京介绍,当前我国的缝制机械工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以及利润,均有不同幅度下降,行业发展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是与此同时,以模板缝纫机、自动缝制单元为代表的新型缝制设备正在用户行业掀起“机器换人”的热潮,以钉扣机、锁眼机、包缝机等为代表的特种机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正以超过20%的增长速度坚定地迈出缝纫机重返家庭的步伐。由此不难看出,缝制设备制造业升级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企业寻求突围的发展方向,而这个突围的方向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基础上的服务升级与智能升级。
  提供个性化智能产品
  制造业升级为服务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行业制造模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的管理技术在行业内快速应用,缝制机械产品正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快速升级,一批诸如自动模板机、自动缝制单元等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缝制设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这个行业正在实现着弯道超车,初步具备引领以信息化技术为特征的国际缝机技术发展潮流的能力,自动缝纫机以及自动裁床、自动吊挂系统、熨烫系统等产业链延伸设备正逐渐向产业用纺织品、家居装饰、汽车装饰、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拓展。“由此我们坚信,我国的缝制机械行业完全有能力借助智能化转型机遇,在技术创新上彻底摆脱跟随模式,率先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能缝制机械系统和智能缝制解决方案。在先进制造上积极应用高精度加工机床和以智能机械手、机器人为手段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个性化设计和定制化服务水平,加速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服务延伸。”杨晓京说。
  对于缝制设备行业而言,服务转型是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缝制机械快速发展,已经构建起产销相互衔接、整零相互配合、产学研协同科技攻关、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格局。同时,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企业数量增多、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手段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国内服装、鞋帽、皮革、箱包等传统下游行业的需求总量萎缩,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增长,用户群体不再满足于企业提供产品的本身,而是更注重与产品相伴随的服务与功能。与此同时,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也要求企业必须更加重视面向客户的定制服务、营销服务、物流服务、培训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不断加大服务要素的投入。
  加快实现制造业向服务转型、向智慧转型,需要形成以政策为指导、行业为纽带、企业为主体的全方位服务创新体系。而对于行业企业而言,不仅要求企业要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转变,更需要企业加快两化融合,开展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研发、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远程诊断和维护、现代供应链管理等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创新。此外,还需要建立制造业服务标准,对原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组与优化,并进一步创新商业服务模式,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商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在这些方面,杰克公司已经率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新型产供销合作体系、完善服务标准、大力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杨晓京说。